来源:环球时报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去年人民币的海外使用大幅增长,国际化指数同比增长了22.9%,已超过日元和英镑,仅次于美元和欧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稳步增长,我国经济综合实力和开放度不断提升,人民币的国际信用也水涨船高,国际化的途径和规模随之增加。2009年至今,中国与外国的货币互换协议规模已从6500亿元增长至约4.16万亿元人民币;2009年时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仅为3781亿元,而2023年中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突破52.3万亿元。作为人民币主要离岸市场,香港2004年2月时人民币存款仅8.95亿元,而今年4月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约为1.09万亿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进一步增强了各国间贸易、投资等合作,人民币的计价、结算、融资和价值贮藏功能得到充分发挥。2023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在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中占比2.29%,排名第六,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中的权重也已被调高到12.28%,这都体现着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认可。
回看过去几十年,货币互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重要举措都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重大成果。虽然总体上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但多元的渠道和有效的政策调控都使人民币国际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虽然人民币“走出去”的任务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客观上必须认识到,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外汇储备领域与主要国际货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金融风险传导性强、影响面广、危害性大。要继续推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必须在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避免跨境风险传染的基础上,在多个方面继续深化改革,为人民币“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完善的市场机制。
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对经济拉动作用。在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中,境外人民币资金来源要求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保持逆差,人民币跨境支出要多于跨境收入,因此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要从外需驱动逐步转向内生增长。这也符合我国构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方向。
二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扩大开放,外汇市场供需变动将更加频繁,应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灵活调整以应对人民币对美元和非美元汇率的波动,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有利于确定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
三是协调人民币汇率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当前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利率的变动独立性较强,主要承担宏观调控工具的作用。为了完善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定价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应进一步深化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防范利用利率和汇率变动的套汇和套利行为。
四是持续推动数字货币的发展。数字货币能够突破非数字货币在流通、投融资和结算等方面的跨国壁垒,包括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等在内的项目能实现更快速、成本更低和更安全的跨境支付和结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数字货币的功能性,将大大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在具体层面,面对地缘政治与金融风险较高,不确定性较大的外部环境,要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应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这样才能树立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从而推动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和投资往来。
二是要继续推动货币互换、跨境贸易等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增加货币互换的国家范围和规模、扩大跨境贸易投资,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渠道,也将有效促进人民币资金在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之间循环。
三是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方便人民币资金回流。从长期看,随着人民币“走出去”,其他国家储备的人民币资产会不断增加,除满足日常和资本项目交易外,多余的人民币资产必然会寻求投资方向。我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要承担起境外人民币主投方向的重任,通过继续完善“债券通”“互换通”,丰富债券市场工具,让人民币资产成为“活水”。
四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的建设,扩大人民币业务的清算行。CIPS能有效降低海外借贷人借人民币的复杂度,为海外投资者投资在岸债券和股票提供便利,也有利于“一带一路”国家的支付系统合作。这既满足了人民币交易业务需要、又能促进跨境贸易,还可以降低人民币清算业务难度,一举多得。
五是加强香港离岸金融市场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若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载体,发展上海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让上海自贸区的人民币可以高效地进入香港离岸市场,其他人民币则通过跨境贸易、投资进入境外人民币市场,另一边,境外人民币市场的人民币直接回流进上海人民币在岸市场或自贸区人民币离岸市场,这将形成一个以上海人民币在岸市场、离岸市场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为节点的人民币循环有机整体。(作者是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常务副主任、教授)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jlg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22016247号-5 闽公网安备35068102000357号 Mail:
本站汇率等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或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实际交易汇率为准。